湖北武汉:大数据揭示涉农“小”腐败

发布时间:2022-04-01

(来源:武汉市审计局网站)

A局开展了对W县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审计组在农业保险资金使用情况审计过程中,充分运用大数据,精准锁定违规疑点线索,迅速查找出村干部在农业保险中的违规问题。

厘清要点定方向

审计展开后,审计组对该县保险资金规模、投保对象、受灾地块、部门职责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其农业保险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资金总体规模大、支出终端分散。20182020年,W县投保、理赔资金总量上亿元,投保、理赔资金支出终端较为分散,从几元到几十万不等。二是投保、理赔对象多。该县农业保险涉及的投保人、理赔对象达10余万户,基本覆盖了全县种植、养殖企业和农户。三是受灾农田地块、受灾畜禽企业较为分散。该县有10多个镇,60多个行政村,受灾地块涉及到每个行政村和部分养殖企业,且分布地域不均。四是涉及部门多。该县农业保险涉及到农业局、畜牧局、财政局保险公司、村集体、企业等多个单位、部门。面对资金体量大、保险对象多、受灾地块分散、涉及单位多的实际情况,审计组该如何展开审计,如何寻找突破口呢?面面俱到吧,审计时间不允许,审计力量也不足;简单抽查吧,效果不一定理想,可能白白耽误时间,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审计组决定充分运用大数据进行审计,让大数据多跑路,让审计人员少走路。

思路既定,就需要确定审计要点和主攻方向。经过充分酝酿,结合各部门可能提供的数据源情况,审计组归纳出三大审计方向。一是运用大数据比对当地是否做到“应保尽保”,以及保险覆盖面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二是运用大数据比较理赔案件的理论标准赔付与实际赔付是否存在差异,确保惠民惠农政策落实落地;三是运用大数据筛查核实投保标的物的真实性,揭示虚报受灾情况和骗保、骗财政补助问题。

抓取数据打基础

时不待我,立即行动。审计思路和方向确定后,审计组走访了W县农业局、畜牧局、财政局、保险公司等单位,详细了解农业保险开展具体步骤、职责分工等相关情况。根据保险理赔流程和各部门掌握数据分类情况,审计组向有关单位下发大数据审计数据源清单,由农业局提供农作物种植地域、面积、品种等数据,由畜牧局提供畜禽养殖规模、数量等方面数据,由财政局提供保险补助资金预算、支出等数据,由保险公司提供投保和理赔数据。

经过协调,各类审计需要的数据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审计组。仅2天时间,审计组就收集了十几万条数据。通过归纳、整理,审计组编制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投保面积等十余张中间数据表,为进一步展开大数据审计奠定了基础。同时,审计组结合审计要点和已掌握的数据,确定出具体大数据分析事项:一是分析保险覆盖率。通过把农作物种植面积、畜禽养殖数量与投保数量、面积进行比对,计算农业保险覆盖率,查看有无保险覆盖不到位、政策未落实的问题;二是分析计算保险赔付率。通过把投保面积、数量与理赔数据进行比对,通过计算投保与理赔的比例,查看保险政策的效果情况;三是分析赔付频率,查看有无个别投保人、标的物赔付频率异常问题。

数据排查显神通

经过分析计算,20182020年,该县保险覆盖率达到70%左右,达到上级要求。此项疑点排除,审计组立刻转入第二、三项审计要点的核查。通过从运算赔付率信息、校验数据、反复修正数据比对主字段,锁定3家养殖场生猪赔付率达到90%以上、1个村油菜保险赔付率非常高等等疑点线索。从生成数据中间表到计算机运行指令产生疑点,十几万条数据分析仅用了不到三天时间,而传统审计方法下的手工汇总、逐条运算一般需要至少2个星期。大数据方法的运用让审计组初步见识了威力、尝到了甜头。

审计组立即对养殖场养殖档案、无害化处理记录和赔付资料进行核查,发现上述养殖场因疫情等影响,病死率确实高,基本排除骗保问题。随后,又对赔付比率较高的村进行调查,发现该村处于湖边,低洼地较多,受灾频率高,审计组入户抽查发现,理赔资金全部汇入了农户“一卡通”,“一卡通”也都在农户手中。

最初确定的重点和疑点,基本都排除了,但问题线索依旧没有发现。怎么查?审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继续运用大数据,再查投保对象!审计人员灵机一动,农户不好查,就查投保大户、查一查村干部。审计小组找到当地组织部门拿到了全县村干部名单,并把投保对象与村干部进行比对,结合种植面积、投保面积、受灾面积、理赔资金去向等各种数据综合分析。突然,警报响起,S村种植面积、投保面积、理赔资金与村干部D某出现异常!大数据显示,S村耕地仅X亩,而2018年至2020年,D某名下投保的水稻、油菜保险累计居然超过X亩,其名下最高单次投保与全村耕地总面积一致,并且年年有投保,年年有理赔。村干部承包了全村90%的土地,且只要投保就会受灾,完全不符合常理,极有可能存在村干部利用职权“小贪微腐”。大数据审计还是厉害,狐狸在数据面前终于露出了尾巴,审计人员感叹道。

延伸核实定结果

审计组立即调阅了D某的投保和理赔资料,发现其投保和理赔资料没有明显问题,里面还有村委会的种植证明。审计组再次陷入迷惘。

审计小组决定走村入户去摸摸情况,但由于审计组是外地人,又不能引发村民和村干部的矛盾,了解的信息量有限,基本一无所获。

于是,审计组来到村委会,一阵家长里短的寒暄之后,审计组终于从聊天中捕捉到,D某确实种植了水稻和油菜,但种植面积与投保面积不符!

随后,审计组立即要求乡镇通知D某到审计组办公室解释相关情况。D某解释,有一合作社承包了村里土地,但主要是他在种植,另外,部分农户不要的地,也是他在种植,加起来有个千把亩。

“看来是个老油条”,审计组随即将S村农业土地数据、农户种植情况摆出来,当场揭穿其谎言,并开始笔录,给其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一听说笔录,D某开始慌张了,吞吞吐吐说:“我确实没种那么多地,只是以我的名义投的保,因为农户认为保险理赔低,不愿意购买,为了完成任务,保费是我自己出的,但理赔的钱我给了农户”。

不妙!审计人员心里一惊,没想到D某会出这么一招,如果他说的事实,那么我们就冤枉一个“大公无私”的好干部了。为了进一步掌握事实,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审计组决定继续调查,还原事实真相。

“谁家受灾了?理赔了多少?你什么时候给的钱?是现金还是银行转账或者微信?小张,请原话记录,”审计人员态度很严肃的说。D某又开始吞吞吐吐了:“这个,时间太久,记不住了,没有记录”。

在询问了一个又一个细节之后,D某都无法正面回答,嘴唇开始哆嗦,手在轻轻颤抖,目光躲躲藏藏,始终不敢与审计人员正视。

审计人员发现这一细节后,决定发起总攻,突破其心理防线。当场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关于审计机关权力和被审计单位(个人)义务条款,D某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知道瞒不住了,经过一番挣扎,最后终于将情况如实反映给审计人员:20182019年,S村大部分耕地都是村民自己种植的,D某仅种植小部分。在购买农业保险时,D某钻了信息不对称的空子,在S村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村其他村民种植的水稻、油菜以他个人名义投保。由于农业保险补助力度较大,D某个人仅支付小部分投保资金,大部分为国家财政补贴。保险期内,S村种植的部分农作物受灾,由于投保人为D某,保险公司将理赔资金全部支付给了D某,而真正受灾的农户,却没有得到任何补偿。D某的行为,不仅导致财政补贴资金流失浪费,更严重的是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让惠农政策停留在“最后一公里”得不到落实。

深化成果促振兴

为切实落实审计问题整改,深化审计成果,审计报告揭示该问题后,审计机关就此问题对该县进行督导,明确提出三个方面要求:一是迅速纠正问题,追回骗取的保险赔偿和财政补贴;二是对问题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三是举一反三、堵塞制度漏洞。审计整改期内,该县高度重视,迅速组织金融办、财政局、农业农村局、银保监组、乡镇、保险公司等多部门召开联席整改工作会,追回了相关问题资金。同时对种植业农业保险的承保、查勘、理赔、补贴核发等一系列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出台《W2021年种植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该县农业保险规章制度。(余万里)

 

附件下载: